农业与生命技术学院

组织机构

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源于1910年创建的浙江农业教员养成所,成立于1999年7月,现有农学系、园艺系、植物保护系、茶学系、应用生物科学系等5个系和作物科学研究所、果树科学研究所、蔬菜研究所、园林研究所、生物技术研究所、昆虫科学研究所、农药与环境毒理研究所、茶叶研究所、原子核农业科学研究所等9个研究所。

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机关设有党政办公室、人力资源办公室、学科与教育教学办公室、科研与地方合作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与团委合署)5个部门。

发展顾问:方荣祥

院长:陈学新

党委书记兼副院长:赵建明

副院长:祝水金、孙崇德、马忠华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金敏

师资队伍

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按照“引进优秀的人,用好现有的人,留住关键的人,培养未来的人”的工作方针,实施人才培养、汇聚工程,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现有教职员工340人,其中正高职称108人,副高职称74人;教学科研并重岗150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占99.3%;博士生导师90人,硕士生导师63人;另有在站博士后99人。拥有院士2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4名、青年学者2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0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7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4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万人计划”5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5人,教育部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支持)计划22人,浙江省特级专家4名,浙大求是特聘教授18人。

学科建设

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以建设世界一流学院为目标,持续强化基地和团队建设,全面提升学科水平。现有园艺学、植物保护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生物物理学、作物遗传育种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果树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等6个省部级重点学科。

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建)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3个,浙江省重点实验室4个,浙江省工程实验室1个。现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1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3个,农业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5个,浙江省重点创新团队5个,浙江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所发布的2017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我院园艺学、植物保护被评为A+学科,作物学被评为A-学科。在国家公布的“双一流”建设名单中,园艺学、植物保护学科入选一流建设学科。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园艺学(覆盖果树学、蔬菜学、茶学3个二级学科)、植物保护(覆盖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农药学3个二级学科)。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生物物理学、作物遗传育种。

农业部重点学科: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浙江省重点学科:生物物理学、作物遗传育种、果树学、植物病理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国家重点实验室:水稻生物学(与中国水稻所共建)。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园艺产品冷链物流工艺与装备

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园艺植物生长发育与品质调控、核农学、作物病虫分子生物学。

浙江省重点实验室:核农学、作物种质资源、园艺植物整合生物学研究与应用、作物病虫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浙江省工程实验室:园艺产品冷链物流工艺与装备。

与境外研发机构共建实验室和研究中心:浙江大学—IBM生物计算实验室、浙江大学中美分子良种联合实验室、国际原子能机构—浙江大学植物诱变种质创新与研发合作中心。

“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第一期——基础农学、园艺学、昆虫学和作物遗传育种;第二期——生物遗传多样性与种质创新、安全农产品;第三期——园艺作物种质创新与品质控制、农业重大病虫害持续控制。

“985”平台:农业生物与环境(部分)。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基地:农业生物与环境学科创新引智平台、作物品质与安全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农业害虫生物防治的研究。

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农业害虫生物防治、水稻重要病害的成灾机理和持续控制、园艺作物生长发育与品质调控。

农业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作物病害成灾与控制、果实品质生物学、作物病害成灾机理及绿色防控、作物害虫寄生蜂控害机理及其应用研究、果实营养与人类健康。

浙江省重点创新团队:农产品现代物流与质量安全、工厂化设施农业、核技术农业应用、转基因农作物新品种培育、园艺作物育种先进技术。

浙江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作物品质与产品安全。

科技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冷链食品物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人才培养

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拔尖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全面推进本科全员育人工程和研究生创新培育工程。现有本科专业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4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1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1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2个。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在校本科生822名,硕士生971名(含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生337名、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280名、留学硕士生20人、在职专业学位硕士生334人),博士生503名(含留学博士生96名)。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6篇,提名奖14篇;建设国家精品课程5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视频教学公开课2门,1本教材入选农业部“十三五”规划教材。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国家级二类特色专业各1个。2014年,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本科教育成果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本科专业:农学专业;园艺专业;植物保护专业;茶学专业;应用生物科学专业;园林专业。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作物学、园艺学、植物保护学、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物理学)。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作物学、园艺学、植物保护、生物学(共建)。

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物理学、生物信息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种子科学与技术、果树学、蔬菜学、茶学、观赏园艺学、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农药学。

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物理学、生物信息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果树学、蔬菜学、茶学、观赏园艺学、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农药学。

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农业硕士、风景园林硕士。

科学研究

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紧紧围绕国家中长期发展的战略需求,提高科研整体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科研规模快速提升,科学研究持续发展。1999年—2018年,累计科研总经费21.04亿元;承担千万级科研项目29项,其中担任首席科学家主持“973”计划项目3项、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1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项,科技支撑计划项目4项,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11项,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6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77项,其中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1项,重点项目24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9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7项。以第一完成单位获省部级以上奖项95项,其中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28项,另外还参与获得国家奖9项。以第一单位获国家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2个、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4个,省级新品种审(认)定65个,植物新品种权8个,农业部农药认证1个。获得国家行业标准2项,浙江省及地方标准10项。授权国际专利2项,国家发明专利580项,实用新型专利等62项。发表SCI收录论文3600余篇,出版著作200多本,其中在Science上以第一完成单位发表论文1篇、合作发表论文3篇,在Nature上以第一完成单位和共同第一作者分别发表论文2篇,在Nature Genetics上以第一完成单位发表论文1篇,在Nature Communications、Nature Plants、PNAS、Plant Cell等高水平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

社会服务

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高度重视社会服务工作,紧紧围绕“立足浙江、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总体目标,做到“思路明确、组织落实、队伍健全、政策到位、工作主动”。建院来,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共计5500余人次下农村为地方的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举办各类培训班1500余班次,培训农民5万多名;建立各类农业科技示范基地70余个。以建设“千亩葡萄千亩瓜,万亩玉米万亩茶”为核心,全面聚焦湖州新农村建设,示范辐射作用显著。以派遣首席专家、科技特派员工作为抓手,立足浙江,倾力服务三农,成效显著,已有2人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1人获“全国农业科技推广标兵”荣誉称号,2人被评为省功勋特派员,35人次被评为省级优秀科技特派员。通过联合打造西南茶城、精品瓜类基地建设、烟草产业化研究、稻鱼共生系统模式推广等方面开展合作,服务西部,取得初步成效。面向全国,努力跻身国家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已有14位教师被聘为农业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走向世界,迈出可喜步伐,有2人获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项目优秀科技特派员荣誉称号。2016年,汪自强教授作为教育系统的精准扶贫模范,荣获“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国际合作与交流

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国内国际交流频繁,国际合作渠道不断拓宽。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先后与美国、英国、德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法国、瑞典、马来西亚、巴基斯坦等国家及我国香港、台湾等地区的许多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国际科研合作项目明显增加;教师和学生出国进修、学习和从事合作研究日趋活跃。近3年有300多人次出国交流,接待国外学者来访也达300多人次;先后举办20余次国际会议,20余人担任国际重要期刊编委,10位教师入选2018年爱思唯尔(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多位教师在国际学术机构任主要职务,学科影响不断扩大。2018年毕业生国内外深造率达57%,本科生海外交流率达77%。

党建与思政工作

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党委坚持“实施党建伟大工程,实现党的伟大事业”的工作理念,把思想政治建设作为首要任务,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牢牢把握意识形态主动权;努力建设为民、务实、清廉的好班子,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建立浙江大学于子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探索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新路径;加强组织建设,切实履行抓党管党职责,全部党支部通过“五好”党支部验收评议;坚持育人为本,立德树人,切实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努力办人民满意教育。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党委荣获2016年“浙江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2010年、2016年“浙江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党委书记赵建明荣获浙江省高校“最受师生欢迎的书记”称号。2018年,作物所教工党支部入选“全国党建样板支部”,茶叶研究所研究生第一党支部入选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

联系方式

地址:杭州市西湖区余杭塘路866号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农生环大楼A223室

办公电话:0571-88982258传真:0571-86971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