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前身是中国语言文学系,创建于1902年。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中文院系。2003年,以中文系为基础成立了文学院。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里,文学院建设、规范、开创了多个中文学科领域,为推动中文学科现代化,以及中国语言、文化、文学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鲁迅、钱玄同、刘半农、黎锦熙、沈从文、沈兼士、顾随、余嘉锡、吴承仕、黄药眠、钟敬文、谭丕模、穆木天、叶丁易、刘盼遂、李长之、李何林、陆宗达、萧璋、俞敏、启功、郭预衡等一大批学术巨擘,在这里教书育人、摹画耕耘,铸就了北师大中文学科深沉朴实的气质,灿烂辉煌的历史,形成了坚守学术家园、致力现实关怀的优良学风。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中文学科在全国同类学科中一直保持着领先的水平。它是:全国首批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全国首批建立的两个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之一,全国首批建立的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全国首批中文一级学科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全国首批建立的两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文艺学中心、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心进行的学科评估中,北师大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一直名列前茅。2016年,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以最好成绩获评A+等级;2017年,中国语言文学、语言学被列入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

文学院学科门类齐全,学术平台丰富。现有13个研究所:古代汉语研究所、现代汉语研究所、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研究所、文艺学研究所、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所、中国古典文献研究所、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所、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所、文学创作研究所、中国民间文学研究所、中国民间文化研究所、语文教育研究所、中文国际教育研究所;建有2个交叉学科研究平台:中华文化研究与传播交叉平台、汉字研究与现代应用实验室;与国家语委联合建立中国文字整理与规范研究中心。学院建有实体性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以及跨文化研究院、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研究中心、当代文学创作与批评研究中心等多个非实体性机构;还设有中文教学科研多媒体集成工作室、汉字研究实验室、数字民俗学实验室等3个实验室。

文学院现有教师107名,总体水平位居全国同类学科前列。其中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7人、中组部“万人计划”3人,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等各级协会负责人多人,莫言、苏童等著名作家5人,有8人获得牛津大学等国外著名大学博士学位,长期聘有外籍专家。

文学院现招收汉语言文学及中国语言与文化(留学生)两个专业的本科生, 15个专业方向的硕士生,9个专业方向的博士生;共有全日制本科生约1180人,全日制研究生700余人,其中博士生近200人。攻读学位的留学生200余人,还有其他各级各类学生,总数超过2500人。文学院为中国文化教育事业的传承发展、中国语言文学与文化的学术研究、文学艺术的创作创新及其理论建设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其中包括国家领导人许嘉璐,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著名企业家邱季端、著名教育家陈天敏等。这也是北师大文学院、中文学科对国家、民族、社会最为重要的贡献。

文学院科研力量雄厚,形成了一批标志性科研成果,如《汉字构形史丛书》《中国民俗学史》《全元文》《中国散文通史》《中国当代文学编年史》《中国现代文学编年史》《民国文学文化研究文丛》《中华古文论释林》《先秦文艺思想史》等,都有着广泛的影响,有力地推动了中文研究的进展。在应用性研究领域以及服务社会方面,也做出了显著的成就,如研制出《通用规范汉字表》等系列国家级汉字汉语规范标准,建成面向自然语言理解的大型资源库,向北京市提交了《北京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承担了联合国和中国文化部多项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请、审核、各类报告撰写等工作,组织并召开金砖五国、一带一路作家大会,以及中英、中美作家交流活动等。目前,文学院共承担国家社科规划重大项目14项,省部级项目150余项。

文学院与牛津大学等许多国外著名大学院系建立了良好的交流合作关系。每年派出数百名学生利用寒暑假进行境外小学期学习,与曼彻斯特大学、爱荷华大学、卡迪夫大学等多个大学的相关院系联合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出版了 Chinese Literature Today(在美国出版),Global Chinese(在德国出版)、Comparative Literature & World Literature等英文杂志,其中Chinese Literature Today是目前世界发行量最大的英文版中国当代文学学术推介杂志。此外,文学院与卡迪夫大学合作,在英国创办了北师大-卡迪夫中文学院,并已经招收学生,与俄罗斯莫斯科师范大学、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也已经签署了在当地合作创办中文学院的协议。

文学院将在融合创新的基础上,建设世界一流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培养世界一流的中文教育和文化创新人才,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中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