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建于1993年6月,其前身为1950年创建的东北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前身)的俄语专修科;1960年成立外文系。1979年英、日、俄三个专业成为教育部首批硕士学位授权点。外国语学院现有英语、日语、俄语、朝鲜语、西班牙语5个本科专业,英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亚非语言文学(朝鲜·韩国语言文学)、西班牙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6个硕士点及日语语言文学博士点。2009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成为开展翻译硕士(MTI)专业学位教育单位,相继获得授权培养日汉笔译、日汉口译、英汉口译、俄汉口译、朝汉口译方向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日本语言文学系是吉林省高等学校重点建设的特色专业和吉林省重点学科,拥有日语语言文学博士点,是我国近400所设有日语语言文学专业的高校中仅有的5个博士点之一;朝语专业是国家重点建设的特色专业。
外国语学院现有教职工92人,其中业务教师75人,教授25人(博士生导师4人)、副教授20人、讲师29人;行政教辅人员17人。所有教师都拥有硕士以上学历和出国进修、留学或工作的经历,其中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4人,在读博士研究生22人。外国语学院拥有一批在国内外颇有影响的专家学者,有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第六届理事会会长1人,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名誉会长1人,中国日语教学研究常务会副会长1人;中国中日比较文学会副会长1人;中国朝鲜·韩国文学研究会副会长1人;吉林省外语学会理事长1人;吉林省朝鲜·韩国语教育学会副会长1人;吉林省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1人;日本国日本语教育学会海外评议员1人;“宝钢优秀教师奖”获得者2人;吉林省教学名师2人。此外,多名教师获得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同时,外国语学院除每年聘请10余名外国专家任教外,还聘任多名国内外知名学者为兼职、客座教授,并定期邀请来院讲学。教师队伍的整体实力在全国高校中处于较前列地位。
外国语学院倡导严谨务实的治学态度,建院以来,出版著作43部、辞书15部、教材76部、译著44部,发表论文787篇,获立多项各级别科研项目。目前,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6项、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11项、省部级项目25项。《日语精读》被列为“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日本近现代文学选读》被列为“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日语精读》(1-4)、《现代俄语通论教程》被列为“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韩国语精读》被国内众多高校使用,部分立项教材及项目成果填补了国家该领域的空白。2013年,外国语学院挂牌成立“东北亚国际语言文化研究基地”,这是吉林省首批社会科学重点领域基地中第一个获批的基地,并被评为吉林大学国际化示范基地A类项目。
外国语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992人,硕士生375人,博士生27人。针对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除学校统一发放的奖学金外,还设立了三昌奖学金、三星奖学金、东荣奖学金、住友商事奖学金、友利银行奖学金、宫城县友好奖学金和霞山会奖学金等。外国语学院以传统优良,教风、学风严谨著称,教学质量处于全国同学科的前列。在校生在国内外各类重大比赛中屡获殊荣;因专业基础扎实、理论功底深厚,知识结构合理,实践技能强,综合素质高,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始终占据优势地位。外国语学院培养的大批优秀人才遍布海内外,许多人已成为国内外知名学者、外交家、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领导人。其中,俄语专业毕业生有原吉林大学常务副校长张福良、中国银行驻俄罗斯联邦分行行长赵连杰、中国银行驻哈萨克斯坦分行行长田威等;英语专业毕业生有北京语言大学副校长林果立等;日语专业毕业生有吉林大学常务副书记、副校长王胜今、天津外国语大学校长修刚、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胡福印、中国驻日本公使韩志强、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新闻发言人、亚洲局局长李军、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参赞王焱霞、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黄兴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外事司副司长张亚力、国家林业局外事司副司长金普春、云南省外事办公室主任周红、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副台长、副书记张富生、《人民中国》杂志社总编王众一、著名翻译家林少华等。
外国语学院十分重视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交流路径,努力创造机会,开拓学术视野,促进了教学与科研水平的提高。外国语学院先后派出数十位教师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波兰、荷兰、西班牙、古巴、智利、阿根廷、俄罗斯、乌克兰、英国、韩国、日本、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参加学术会议、进修、合作研究或攻读博士学位;外国语学院每年公派出国留学生80余人。
经过60余年的发展建设,特别是经过“十一五”的大力建设,外国语学院已经发展为我国专业外语人才培养和外国语言文化研究的重要基地,并为实现新的跨越发展奠定了雄厚基础。展望未来,在外国语学院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外国语学院的明天将会更加的美好和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