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院

历史沿革

1983年,海南大学成立时设立法律系,并于1984年招收首届法律专科生;1988年,法学院建立并招收第一届本科生(国际经济法专业);1992年,法学院获得法学学士学位授予权。曾先后招收国际经济法专业、法学专业和经济法专业本科生,1999年起统一合并为法学本科专业。2007年原海南大学法学院和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文法学院法律系合并,成立新的海南大学法学院。

法学院发展快速,1998年获诉讼法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获民商法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经济法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获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1997年诉讼法学科获批省级重点学科,成为海南省第一个文科省级重点学科,2002年民商法学科获批为海南省级重点学科;2008年法学本科专业被教育部确定为第三批高等教育特色专业建设点,2010年法学学科获批海南省省级重点学科,2017年获批海南省特色优势学科(A类省级特色重点学科)。2018年在国家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B等,在全国法学院校中并列第29位。

师资队伍

法学院现有教职工81人,专任教师61人,其中教授27人,副教授1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5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5人。

教师中,目前有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全国知识产权人才工程百名专家3人,海南省“515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才2人、第二层次2人,海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海南省教学名师2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国家一级学会会长1人,副会长2人;民法学教学团队获批教育部国家级教学团队,法学教师团队获批教育部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人才培养

法学院具备学士、硕士和博士等各类层次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已为国家与社会培养高素质法治人才1万2千余人.目前在校本科生893人、硕士生510人、博士生32人。

在本科生培养方面,法学院确定了三元互动人才培养模式,动态分类培养高素质法律理论人才、高层次法律职业人才和具有较高法律素养的社会管理人才。法学院于2008年开始试点创设文科实验班,并根据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建设要求,探索将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与文科实验班融合;2015年开始,直接从高考中招录优秀学生组成卓越法律人才。从2008年开始,法学院探索冬季小学期,邀请境内外知名法学家或法律实务专家来院给学生开课。经过不断努力,法学院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取得了较突出的成绩,有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级特色专业,系全国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和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

在研究生培养方面,法学院在五个二级学科(法学理论、刑法学、民法学、诉讼法学、国际法学)招收博士生,在除军事法学以外的其他法学学科中招收科学学位硕士生,同时招收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现有博士生导师12名,硕士生导师35名,实务导师60名。法学院历来重视研究生教育培养改革,2010年获批教育部法律专业学位研究生改革试点单位,改革成效获得全国法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赞许并在全国推广;2014年《法治中国》课程获评为教育部优质课程。

在实践教学方面,为了适应新时代应用型、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培养需要,成立了实验实践教学中心,设计了从案例教学—体验教学—模拟教学—仿真教学—全真教学的递进式实践教学方案和课程体系,建立了课内实践教学、课外实践活动、校外专业实习三大实践教学模块。法学院在国内法律实务部门、以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的律师实务所建立了62个稳定的实习基地,聘请了108位实习指导老师。

科学研究

法学院现有中国法学会法治研究基地——“海南省南海政策与法律研究中心”“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南方基地”“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研究院”“海南大学国际司法与仲裁研究中心”以及“更路簿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

近五年,法学院共承担各类课题156项,科研经费1099.6万元;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5项,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2项、重点项目2项;在《中国法学》等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50多篇,在高等教育出版社、法律出版社等出版著作、教材42部;获得省部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8项。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及实务界专家来校讲学181人次,举办全国性和国际性学术会议40余次,主办“南海法律高端论坛”“南海区域合作论坛”“更路簿与海洋文化”等涉海学术交流平台成为全国有影响力的学术品牌。

社会服务

法学院主动服务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发挥海洋政策与法律智库作用,提交涉海研究报告108份,其中3份获得习近平总书记批示,20份被省部级以上党政部门采用,20多份被三沙市采用,对维护南海权益和建设美丽三沙发挥了积极作用。

法学院积极参与法治中国和法治海南建设,教师积极参加政府决策咨询,其担任海南省人大、省政府、省法院、省检察院的立法顾问、法律顾问、专家咨询委员20余人;多位教师担任海南省“六五普法”和“七五普法”讲师团成员,海南省宪法宣讲团成员,近两年我院教师开展法治宣讲150余场;法学院还积极为海南省人民政府开展政府信息公开第三方评估以及全面清理行政权力推行权力清单等方面提供了专业的法律服务。

法学院注重发挥学生的社会服务能力,近年来学生积极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服务,接听热线电话咨询、来访咨询千余次,代写法律文书500余份,出庭诉讼300余次,和解、调解案件100余起;深入社区、居委会、码头等民工区26个,建立维权工作室7个,受益人数近3万;《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和《海南日报》等权威媒体进行报道20余次。

党团建设与思政工作

法学院党委设3个教工党支部、7个学生党支部,教师党员43人,学生党员272人,先后9次获得省委、省教育工委、校党委授予的“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多人荣获海南大学“优秀共产党员”以上荣誉。院团委多次荣获“海南省五四红旗团委”,2009年获批“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创建单位”,青年法学社、法律外语协会分别荣获“全国优秀学生社团”,法律外语协会连续2次荣获“全国大中专学生中最具影响力理论社团”,2个班级荣获“全国先进班集体”。

法学院学生综合素质较高、竞争力较强。2017年4月,法学院代表队作为亚太赛区五强、中国第二名赴英国牛津大学参加第十届普莱斯传媒法国际模拟法庭全球总决赛,为学校赢得了国际声誉;1名学生荣获第二届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全国总决赛三等奖、全国亚军,应邀赴京参加第四个国家宪法日座谈会;3件“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分别荣获全国二等奖、三等奖;2013级实验班“裸老族”等暑期课题调研排名全国第二,实验班、卓越班参加社会实践调研成果屡获海南省一等奖;3位研究生在最高人民法院实习并荣获“优秀法律实习生”荣誉称号;3名学生分别担任全国学联驻会执行主席等重要学生干部职务;2名学生荣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历届毕业生国家司法考试通过率、考研录取率均在30%以上。我省入额的法官、检察官中,我院校友占近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