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工与食品工程学院

历史沿革:轻工与食品工程学院成立于1978年10月。原广西轻工业学院开办的制糖工程、制浆造纸等本科专业并入广西工学院轻纺系后,于1985年合并入广西大学,成立广西大学轻工系。1997年,原广西大学轻工系与原广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生物技术系合并为广西大学生物技术与糖业工程学院,2003年学科调整后,学院更名为轻工与食品工程学院。

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82人,其中专任教师66人;具有正高级职称的20人,其中教授17人,研究员2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人;具有副高级职称的32人,其中副教授21人,副研究员5人,高级工程师4人,高级实验师2人;具有博士学历的教师51人;教师队伍中博士生导师11人,硕士生导师50人,目前有双聘院士1人,国家教育部长江学者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广西八桂学者2人,广西壮族自治区终身教授1人,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人选2人,广西大学杰出人才4人,拥有一支品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职工队伍。2017年,王双飞教授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

学科与平台:轻工与食品工程学院拥有1个博士后流动站,轻工技术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2018年批),轻工技术与工程(含制浆造纸工程、制糖工程、包装与印刷工程、发酵工程二级学科点)、食品科学与工程(含食品科学,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等5个二级学科点)等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另有轻工技术与工程(工程硕士)、食品加工与安全(农业推广硕士)、食品工程3个专业硕士点。轻工技术与工程于2013年获批为广西优势特色重点学科和广西大学重点学科,2016年教育部第四轮学科整体水平评估结果获C+(即排名前40%-50%),2017年进入广西一流学科。本科专业设有轻化工程(国家特色专业、区优质专业)、包装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区优势特色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科学与工程(制糖工程方向;区特色专业)等5个本科专业。

教学与科研:轻工与食品工程学院拥有9800平方米的教学实验用房,拥有核磁共振、透射电镜、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仪器设备2000多台套。拥有糖业及综合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广西清洁化制浆造纸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广西甘蔗糖业协同创新中心、广西绿色制糖工程中心、广西高校特色农产品加工与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同时拥有广西轻工与食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广西轻工与食品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广西“制浆造纸工艺”自治区级教学团队等教学平台,以及广西清洁化制浆造纸与污染控制创新研究团队。轻工与食品工程学院为第一单位与广西博世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申报获得“广西清洁化制浆造纸与污染控制人才小高地”;挂靠在本院的广西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研究中心联合广西食品药品检验所等共同申报获得“广西食品安全评价人才小高地”;与广西真龙彩印包装有限公司、贺州学院共建“广西绿色包装防伪印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17年度招生全日制博士14人、学术硕士53人、专业硕士35人、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6人;本科招生209人;毕业生270人,其中,本科生194人、研究生76人(博士11人,硕士65人);截至年底在校研究生343人(博士生54人,科学硕士161人,专业硕士52人,非全日制单证专业硕士69人,非全日制双证专业硕士7人)、本科生922人。

轻工与食品工程学院每位教授、副教授均为本科生开设讲授至少一门课程,80%的课程采用了多媒体授课。轻工与食品工程学院在区内外多家企业建有19个校外综合实践教学实习基地,如金桂浆纸业有限公司、广西南宁东亚糖业集团、东莞市虎门彩色印刷有限公司、百洋水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海果香园股份公司等。

轻工与食品工程学院着力构建学、研、产相结合的科研格局。一方面,坚持加强基础研究,努力承揽国家级、省部级及地方科研重大项目,产生一批影响大的原创性成果(近年来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广西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另一方面,轻工与食品工程学院主动与广西建设主战场接轨,努力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为地方建设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