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简称计算机学院)于2016年7月由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2000年4月成立)更名而来,其前身是1985年成立的应用数学与软件工程系,已有30余年办学历史。2018年4月成立人工智能学院,与计算机学院合署办公。学院下设5个系、1个实验中心和5个办公室。有教职工115人,专任教师100人,其中教授19人,博士生导师16人(含院外导师),副教授35人,获得博士学位教师73人,已形成一支学历层次高、年龄结构合理、发展潜力较大的师资队伍。著名计算机科学家杨芙清院士担任学院名誉院长,聘请天津大学姚建铨院士等国内外知名专家为特聘教授和兼职教授。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现有在校生2971人,其中本科生2431人,研究生540人,另有在职工程硕士近180人。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数字媒体技术、信息安全等6个本科专业。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网络工程是山东省特色专业。程序设计与数据结构是山东省教学团队。拥有国家级“煤矿安全开采”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和山东省省级“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拥有山东省“程序设计与数据结构”教学团队、《数据结构》和《计算机网络》2门山东省精品课程。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和软件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计算机技术、软件工程2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和图书情报专业硕士点。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山东省一流学科(培育建设)、青岛市首批重点学科,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学科是山东省“九五”—“十二五”重点学科、山东省首批确定的“泰山学者”设岗学科。拥有山东省智慧矿山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山东省矿山物联网工程技术中心(示范)、青岛市物联网与软件技术重点实验室和山东省高校数字矿山与软件技术重点实验室。
近年来,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科学基金项目等省部级以上项目50余项,取得了一批高质量的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励10余项,形成了人工智能、智慧矿山信息技术、Petri网理论及应用、虚拟现实与仿真技术、大数据分析与决策、高性能计算、网络空间安全等多个有特色的研究方向。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重视人才培养质量,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先后涌现出多名全国三好学生、山东省优秀学生,许多学生荣获国家奖学金、省政府和企业奖学金,在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ACM大赛、软件设计大赛、“挑战杯”竞赛中成绩突出,获奖数量多年名列学校前茅,获得2018年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总决赛冠军、计算机学会CSP卓越单位等标志性荣誉,学生生源质量、就业质量和层次稳步提升。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从2006年起与东软集团、中软国际、浪潮集团、青岛软件园等知名企业联合培养高素质IT人才,2008年被山东省命名为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2011年被评为“山东省企校合作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