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院

[办学历史]工学院溯源于农机系。1969年,成立于1958年的江西农学院农业机械系与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农机系合并组建的农机系。为适应学科和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合理设置专业,1985年农机系更名为农业工程系,1995年与计算机系合并组建工程技术学院,2000年计算机系从工程技术学院分出组建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2002年工程技术学院更名为工学院。现有在校研究生60余人,本科生2100多人。

[办学指导思想和定位]工学院坚持“教育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根据国家经济建设事业发展对本科人才的需求,立足江西弘扬特色,稳步提高质量”的办学思想;工学院坚持“机械电子为主体,以农业工程为特色,其他工学学科协调发展,适当发展研究生教育,立足江西,面向全国,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复合型建设人才”的办学定位。

[师资条件]工学院现有教师85人,其中正教授5人,副教授29人,具有硕士学位教师占总数85.5%以上,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41.7%,硕士研究生导师15人。其中涌现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名,全国优秀教师1名,江西省劳动模范1名,省级名师3人,享受国家特殊津贴专家4人,江西千百万人才2名,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3名,省中青年骨干教师3名,江西省师德标兵1名,一级学会副理事长2名,常务理事2,理事3名。工学院注重实验室建设,有机械制造与新技术、电工与电机、数字与模拟电子、单片机与自动控制、电子创新实验、拖拉机与汽车新技术、现代农业装备、土木工程、机制工艺等实验室,6个不同研究方向的创新实验室;1个金工实习基地,配有数控加工中心、数控车床、电火花成型机、线切割机等先进的车、铣、刨、磨、钻、焊设备;1个汽车驾驶基地,占地40余亩,铺有标准的水泥路面和倒桩场地。教学设备总值822.6万元,教学设备齐全,教学手段先进,在校外建立了14个固定的教学实习基地,为满足教学和实习需要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学科结构]经过59年的奋斗,工学院专业设置趋于合理。现有农业工程一级学科及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业电气化及自动化、农业生物环境及能源工程、农业水土工程等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拥有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工程管理、电子信息工程、交通运输、车辆工程等7个本科专业。所有专业均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农业机械化工程学科为江西省“九五”、“十五”、 “十一五”、“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为江西省首批品牌专业之一。

[科研成果]长期以来,工学院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之路,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教书育人,对外服务等各项工作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近几年来,工学院被评为工作先进单位、省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多人次获省教书育人先进个人、省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工学院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承担各级教学和自然科学研究课题50余项,其中“8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20余项。获全国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三等奖7项,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5项,厅级科技成果奖7项,国家专利7项。在各类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500余篇,出版专业书籍及教材50余部。

[学生素质]工学院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树立刻苦钻研的良好学风,创造人人争上的学术氛围,加强基础理论和实践性教学环节,建设工学院创新创业中心和各类专业工作室,营造创新创业氛围,提升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注重知识的传授与综合能力的培养。雄厚的师资,良好的条件,科学的管理,为大学生成才插上了金色的翅膀。几十年来,工学院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社会主义建设合格人才,他们在祖国的各条战线上正勤奋努力,成为各行各业的栋梁之才。近几年,工学院的毕业生更是供不应求,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一次性就业率都在90%以上。迎着时代的朝阳,我们正满怀豪情,与时俱进,为办成以农业工程为特色,机械电子为主体,其他工学学科同时发展的工科院、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而努力!